二代身份證號碼由18位數字組成,各位數字分別表示如下:
1. 前1、2位數字:所在省份的代碼。
2. 前3、4位數字:所在城市的代碼。
3. 前5、6位數字:所在區(qū)縣的代碼。
4. 第7至14位數字:出生年、月、日。第7至10位是出生年份,第11、12位是出生月份,第13、14位是出生日。
5. 第15、16位數字:所在地派出所的代碼。
6. 第17位數字:性別。奇數表示男性,偶數表示女性。
7. 第18位數字:校檢碼,可以是0~9的數字,也可以用X表示。
• 尾號X是作為尾號的校檢碼,由號碼編制單位制定。X表示羅馬數字的10,用來替代10,以確保身份證號碼符合國家標準。
以下是身份證號碼18位數字組成的表格表示:
位數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 18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含義 | 省份代碼 | 城市代碼 | 區(qū)縣代碼 | 出生年份 | 出生月份 | 出生日 | 派出所代碼 | 性別 | 校檢碼 |
更多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