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簪下山閣,攜酒對河梁。丟了官,從官舍來到山閣;在山閣里我拿起酒對著一座橋來喝。
狹水牽長鏡,高花送斷香。窄窄的水流,很像拉著一個長長的鏡子;從高處落下來的花,送來了一陣一陣的香味。
繁鶯歌似曲,疏蝶舞成行。很多很多的黃鶯鳥叫得像唱歌一樣,有幾個蝴蝶在這里很有次序地飛舞。
自然催一醉,非但閱年光。這樣美好的自然景色正催人多喝幾杯,正叫人不要空空地盯著自己的年歲而還想有什么別的計較!
丟了官,從官舍來到山閣;在山閣里我拿起酒對著一座橋來喝。 窄窄的水流,很像拉著一個長長的鏡子;從高處落下來的花,送來了一陣一陣的香味。 很多很多的黃鶯鳥叫得像唱歌一樣,有幾個蝴蝶在這里很有次序地飛舞。 這樣美好的自然景色正催人多喝幾杯,正叫人不要空空地盯著自己的年歲而還想有什么別的計較!
這是一首贊美春天的詩,安排合理,描寫細膩,充滿情趣。首聯(lián)敘述詩人迫不及待亟欲回歸人自然和回歸后的形象:“下山閣”、“攜酒對河梁”。額聯(lián)具體寫詩人見到的美景,寫河水、花香,這是靜態(tài)描寫。頸聯(lián)寫動態(tài)景物,寫鶯歌燕舞,有聲有態(tài)。兩聯(lián)動靜結(jié)合,抓住春天景物欣欣向榮的特點,寫出它們的勃勃生機,流露出詩人喜悅輕松的心情。如同謝朓詩句“香風(fēng)蕊上發(fā),好鳥葉間鳴”(《送江兵曹檀主簿朱孝廉還上國》)一樣清新優(yōu)美。尾聯(lián)抒發(fā)詩人的陶醉之情,與首聯(lián)呼應(yīng)。詩人尤其擅長調(diào)用多種感覺從多方面描寫春天的景物。額聯(lián)從視覺、嗅覺兩個角度寫春水、花香,頗似宋代王安石詩中的意境“一陂春水繞花身,身影妖撓各占春”(《北陂杏花》)。但“長鏡”、“斷香”充分展示出春水和花香的特點,比王安石的詩句寫得更細膩傳種,角度更新穎。頸聯(lián)從聽覺、視覺兩個角度寫春天的鶯歌燕舞,恰似杜甫詩句“留連戲蝶時時舞,自在嬌鶯恰恰啼”(《江畔獨步尋花》),生機盎然,其樂融融。此詩筆致疏朗,色彩明麗,詩人的興致、感觸通過景物表現(xiàn)出來,情趣盎然,淋漓盡致。